EN

灼见名家 | 谢祖墀: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对香港的重要性

release time:2023-09-30

文 | 谢祖墀

高风咨询公司CEO

2023-9-29

本文是高风咨询CEO谢祖墀博士撰写的文章,此文于2023年9月29日发表在香港《灼见名家》网站。当跨国企业认为他们在香港可以建立区域中心时,这无形中亦会给香港人,特别是香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所需的战略规划和思考能力,以及带领大规模团队(往往是跨界)的领导力。


我在中国两岸四地从事战略管理咨询工作已经超过了30年,客户之中包括不少国际上相当著名和具有规模的跨国公司。因为我的工作涉及到协助客户们思考和部署他们的商业战略,并且我在这几十年间经常穿梭于内地和香港之间,所以对于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发展的特点有着比较多的信息和对比。


大型跨国企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也能够推动当地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根据统计,全球前500大的跨国企业,其海外资产总值高达3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45%。这些跨国企业也为全球提供了近7000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也在不断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各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香港曾经是区域总部选址之一


中国对于国际跨国公司的积极开放可以追溯到邓小平先生于1992年南巡之后。当时,不少西方的跨国公司看到了中国的机会(无论是作为一个低成本的生产基地或供应中心,亦或是中国方兴未艾的潜在市场,或者两者兼备),作出了他们的中国市场进入战略部署。当时,我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工作,负责他们的中国业务。来自于四面八方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纷纷邀请BCG协助规划他们的「中国战略」。


当时,许多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建立在日本东京或新加坡。一部分亦会设在香港。尽管香港本身市场规模并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当时所处的英治时代,在方方面面都更加容易得到西方企业的认同。


不过,更严格来说,当时那些所谓的「亚太总部」只是真正总部的分支机构,一般不具备全套横贯价值链的能力,更多只是在总部的指导下执行业务,所以当时所谓的「亚太总部」的主要职能只是在营销和销售等价值链下游的领域。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给予跨国公司大量机会


在1990年代,跨国公司们意识到在当地聘请一些本地人才是必要的。当时,中国内地的人才还未完全成熟,所以不少跨国公司便会选择聘请某些港、台或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人来担当「本地化经理人」。以我的观察,这些经理人之中有一部分是做的相当好的,但亦有不少没有办法能够做到称职。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批人过往的经验主要只是集中在营销和销售方面和在较小的物理市场空间里工作,缺乏所需的对于整体业务的经验和视野。除此之外,这亦是因为他们过去面对的市场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的潜力(无论是作为市场,亦或作为供应链枢纽)愈来愈认同,所以它们亦会逐渐将自己的完整价值链引入中国,特别是在上游(研究和产品开发)和中游(生产)等。同时,在下游则更加强化了在当地的营销(品牌定位)、销售方式和售后服务。此外,它们也将中国业务整合到全球业务中,实现了一般西方人所讲的”China for the World”。


在这一过程中有3个重要现象同时在发生和演变。第一,中国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往往成为亚太区中首屈一指的区域。第二,中国业务的全面性不断提高,并逐渐融入公司的全球业务。第三,中国内地开始涌现出综合性经理人才,跨国公司逐渐不再需要完全依赖来自于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人才。


跨国公司亚太总部逐渐移到内地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亦逐渐将它们的「亚太总部」转移到(或建立)中国内地去。以我不正式的统计,一般以上海或北京为主,深圳、广州、天津或其他主要城市亦有。同时,香港对于许多跨国公司来说的定位从以前的(所谓)「亚太总部」下降到主要服务香港(和澳门)的执行部门。


当然,并不是所有跨国公司都会将它们的「亚太总部」撤离香港,一部分还会起码在表面上维持它们的「亚太总部」于香港的表象,不过,它实际上可能只是企业亚太区负责人所居住的地方(因区域出差比较方便)和在税制和会计方面较为方便;主要的职能如研究、产品开发、制造等都会设在内地,特别是企业的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职能大概率会设与内地,因为那里是市场和供应链枢纽,故此战略规划的能力必须与客观环境紧紧相扣在一起。


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在硬件方面,同时在软件(人才)方面也会对当地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下,企业的领导力和战略规划能力这两方面会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向上发展动力带来巨大贡献。



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对香港的战略重要性


然而,香港在这场大变局中很可惜并未掌握到这方面的机会。当跨国公司和文化所代表的产业重心逐渐移向内地的时候,不少香港的人(包括政策决策者、一些商人、精英和一般的打工仔)只是浸醉于「炒」,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将带给香港和他们个人和家庭(下一代)的影响。香港产业架构逐渐单调化,向金融和房地产集中,在单调的环境中培养不出足够数量和具有足够战略思考,以及在复杂情况之中所需领导力的人才,亦同时没有为香港的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向上游的机会。除此之外,很可惜,香港的年轻人一直以来都对到中国内地工作缺乏了解和动力。当中国大陆在经历波澜壮阔的发展和前进的时候,大部分香港人,特别是香港的年轻人,错过了搭上快车(和其带来学习)的机会。


今天,当香港特区政府说我们要再工业化(或新工业化)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亦应该思考我们能不能推动「总部经济」的创立(或「回归」)。香港有没有条件成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我认为有一些,但远远不足够。有一个优势是香港的地理区位,它位于东亚的中心点,交通方便,另外还有法律制度、税法简单等等优势,但这些远远不足够。香港的市场与内地的市场是隔断的两个市场,不少香港人还以一国两制的「两制」部分所引起的两个不同市场作为香港的主要优势之一。很可惜,这样自绝于内地市场的做法,却同时将跨国公司最重要的职能自绝于香港,特别是战略规划的能力。香港人基本上缺乏对内地市场的深入理解和战略思考能力。


缺乏战略规划让香港人难以建立对商业(和其他领域)所需的全局观、系统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中所需的决策能力。


吸引跨国公司来香港建立区域总部对香港来说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因为它有可能能够带动跨国公司整体业务和其价值链在香港的建设,而并非只局限于某一两个环节,如(新)制造、研发和销售而已。


香港融入中国统一大市场


要让跨国公司认为香港适合成为区域总部的选址的重要条件是,跨国公司必须认为在香港就像在内地一样,起码在市场和供应链方面。


香港是否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不容易,但却不是不可能。香港正在融入大湾区,而大湾区(含香港和澳门)亦是中国的一部分。当中国内地正在建设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亦融入中国的统一大市场?


我认为这不是不可能的,但需要仔细的思考和交流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中体现出来。当跨国企业认为他们在香港可以建立区域中心时,这无形中亦会给香港人,特别是香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所需的战略规划和思考能力,以及带领大规模团队(往往是跨界)的领导力。


香港长远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有全局观和战略思维的人才,而高质量和有战略思维的人才需要良好的土壤培养。建立区域总部经济将是香港发展的关键之一。人才建设和储备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香港要摒弃短期思维,什么都要「即食」和「去抢」,更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战略定力。在这方面,香港任重而道远。



高风管理咨询公司

高风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全球专业的战略与管理咨询以及投资顾问公司,植根于中国,同时拥有全球视野、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网络

微信公众号:Gaofengadv

上海

电话:+86 021-63339611

传真:+86 021-63267808


香港

电话:+852 39598856

传真:+852 25883499


北京

电话:+86 010-84418422 
传真+86 010-84418423


邮箱:info@gaofengadv.com

官网:www.gaofengadv.com

微博:高风咨询公司


Home>出版物>文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