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灼见名家 | 谢祖墀:深圳河南北的交织

release time:2024-05-09

文 | 谢祖墀

高风咨询公司CEO

2024-5-8

本文是高风咨询CEO谢祖墀博士撰写的文章,此文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在香港《灼见名家》网站。今天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内地大湾区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临界点。深圳河不应成为香港人认知的障碍,它应该是港人的福祉。香港人,努力吧!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过去30多年间经常穿梭内地与香港两地。除了非假期外,我曾经长时间每星期至少出入内地一次,有时更多(当然疫情期间除外)。况且因为我的工作关系,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沉浸于中国内地的社会中,特别是商业社会,我对中国内地的发展有着时间的跨度,社会与企业纵览的错综交集,形成了我对内地的发展与香港的情况的反差,有着一种可能与一般香港人不同的看法。


深圳河南北的此消彼长


今天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GDP曾经达到全国GDP的四分之一。到今天,香港的GDP只有全国GDP的2%(2023年数据),已经低于内地大湾区城市(广州、深圳)的GDP。GDP的高低说明了某方面的问题,但它却没有完全解释了问题的全部。深圳河南北的交织是复杂、迭变,物理与心理同样存在的。


在内地的工作中,我接触到不少当地的企业和官员。当然,中国版图广阔,改革开放后不同地方发展的方向、着重点和速度会有所不同。经年以来,中国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确是藏污纳垢,不少尝试靠走捷径来发财。但同时在不同的年代中,我亦会遇上一些非常积极、愿意学习,甚至以打造世界级水平企业作为目标。从这些企业家和具有同样追求的官员中,从30年前,我已经看到了中国内地发展的前途。


尽管香港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回到内地设厂,但当时的港商一般只是将内地作为一个工具,为港人生产,然后再出口。他们然后将在香港原有的工厂卖给发展商起楼,自己钱就赚了,但香港却自此进入一个产业架构萎缩期。后来香港完全失去了工业生产能力,但好多香港人依然好开心,因为他们已经赚了大钱。香港渐渐慢慢地失去了它当日的灿烂光辉。


当深圳河南北正在不断此消彼长之际,我每周在内地与香港穿梭,我最有感受。当我与香港的朋友、同学甚至家人提起我对香港与内地此消彼长的看法时,绝大部分香港人都不会相信我说的话,或同意我的观点。



香港人对内地的认知障碍


普遍香港人对内地的回应往往会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还是行的」;「香港有资本主义、《基本法》、税率又低,还是有许多优势的」;「我们有狮子下山精神,曾经好拼搏」(意指今天的香港年轻人不像他们那个时代的拼搏)。


当我与香港人讲起内地的时候,他们一般的回答会是「哦!我什么什么什么时候曾经回过大陆,那时大陆是怎样(落后)的」。


香港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心态和认同感在今天依然存有许多问题。


沉浸式经历加强对内地深刻了解


我很幸运,在1993年我已经开始为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管理着它在上海的办事处,那是中国政府官方批准的第一家外资管理咨询公司(香港普遍称为管理顾问公司)。就像BCG中国地区创始人郑力行先生(Mr. Bob Ching)所讲的:「当时上海市政府愿意批准外资咨询公司进入中国,那需要他们很大的勇气,因为咨询行业与众不同,它涉及了重要的信息。」


199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1992年邓小平先生进行了南巡,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之后,外资蜂拥而至,中国企业刚刚接触着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寻找转型,都在尝试将自己建设为更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企业。民营企业从小开始,在快速、多变和法制还不是十分完整的环境中寻找出路。他们之中有许多希望从我们身上找到一些能赚快钱的绰头,但亦有一少部分会醉心于学习和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甚至有一天可以走进世界级。因为我处于的岗位,我接触了不少这些企业,从他们的问题和眼神里,我看到了希望和乐观。


而与这些中国企业家讨论的问题往往与企业的战略、组织、能力、竞争等这些方面有关。内地企业的战略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中国市场参与者和发展模式,都需要参与的企业必须要从宏观及战略层面去看问题。


回到香港,我遇到的却是不断在谈论炒楼、炒股的香港人。战略竞争竞争能力?香港人没有兴趣。不要说什么上海、杭州、苏州、北京,就算在香港隔壁的深圳,香港人对深圳长期以来的高速发展,俨然不知。直至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曾经还在规划一个超级殡仪城,正在深圳最繁华的地段的对面。


对香港官员来说,尽管已经回归了一段时间,香港的地图只画到深圳河,深圳河之北是空白的。既然空白的,在那里建造一个超级殡仪城,不是很合理吗?这充分代表了香港人,特别是香港某些官员的心态。自从社会事件、疫情以及《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关系表面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香港特区政府现在已尝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但什么是国家发展大局?除了看到一些追随中央的说法之外,好像没有看到特区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见解和战略。今天港人习惯北上消费了。对港人来说,他们俨然在深圳河以北发现了一块新大陆。那里物价比香港便宜,交通方便、服务水平不错,符合香港人「贪抵」的心理。在享受着这些红利的同时,很少香港人会问,What happened?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内地大湾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当然,还有不少港人北上买楼,作为第二居所(second home),甚至从香港彻底搬回到内地大湾区去。香港(广义上)的土地、房屋需求的基本因素已经改变。


当港人依然一贯地只识饮饮食食,买便宜货,亦开始听过或用过诸如BYD、小米、华为、大疆等品牌的产品。香港人对于中国内地为什么能在极短时间之内可以孕育出大量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日新月异。在这些方面,一般港人是缺乏认知的。


在那些年,港人一直以为中国人只识山寨,只会造cheap的东西和官商必定勾结。港人没有看到中国正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渐渐崛起。而我们却只在咫尺之遥!


就算今天香港人普遍知道内地成就了我们,我们亦不会要深入了解为什么中国能够创造这些成就?特别是在过去几年,无论在严峻的国际关系环境之中,抑或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中国表现出强大的韧性。Why?港人有没有深刻反思过?


微妙变化正在进行中


直至今天,当我在香港与某些港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仍然给我以下感觉:


一、北京容许一国两制的存在是因为资本主义是好的制度。然后,就马上搬出什么普通法、司法独立等等理由。


二、「我们香港还是好厉害的」。数字经济我们将会建立一个数字经济工作组。科技创新?我们的大学有许多出色的学者教授。


三、「香港还有狮子山下精神」。「我们以前好拼搏㗎,所以我们成功,今天的年轻人不愿拼搏,这是他们不思进取」。


今天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内地大湾区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临界点。与过往不一样,这样关于在几个重要亦方面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一、香港是什么?香港依然是深圳河以南的1114平方公里的土地,抑或在某些程度上,应该包括了整个大湾区?当我们喜欢的时候,大疆科技创始人汪滔,商汤科技的汤晓鸥、徐立等都是香港人,当我们不喜欢时,香港人会对来自内地的人在他们背后(或面前)呼喝他们为「强国人」。


二、香港长久以来一些人为干预因素正在不断被打破。以土地供应为例,长期以来港府(包括英治时代)创造了一个土地稀缺的幻象,透过限制或扭曲土地供应方面,推动了高地价政策,今天当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经逐渐成为事实,从广义上香港的土地供应历史上依赖的人为限制将会被放松,这将会代表着什么?



三、香港一直以来最严重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过度集中和单调,削弱了香港的整体竞争力和给予年轻人足够向上发展的机会。当香港正在努力尝试发展新工业化,我们依然遇上许多问题,当然,就像所有其他问题一样,香港会有(不少)人认为「香港还是行的」。但以我个人的观察,相比内地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快速发展,香港只能望尘莫及。假如香港继续将香港定位为深圳河以南的物理空间,香港的新工业化是很难成功的。不过,假如我们将香港定义为大湾区含香港(或香港含大湾区),新工业化却将会唾手可得。这可能只是一念之差。


打破深圳河的认知障碍


香港与内地大湾区,以及澳门之间的关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会继续动态变化和调整。中国的发展,特别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方面,正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般进行,同时给予全球经济、企业发展正在作出重大影响。香港人必须善于抓着这个历史性机遇。并放弃过去对内地的偏见和歧见,重新定义谁是香港?(Who's Hong Kong?)我们必须要以更兼容,更战略性眼光去看问题,而不只是坐在中环、金钟遥望神州。


香港人需要从基本层面上思考,我们一直以来认为是金科玉律的原则,在新的时代中是否依然有效?这需要足够的战略性和批判性思考,以及能够将问题放在哲学层面来看待和分析。


香港的问题主要来自我们自己内部。要解决香港的问题亦需要从我们自己内部开始。当大格局在转变,我们亦需要转变。深圳河在物理上已经打通,但在心理和认知方面,依然有一堵无形的围墙。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将这堵围墙打破它?


深圳河不应成为香港人认知的障碍,它应该是港人的福祉。香港人,努力吧!



高风管理咨询公司

高风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全球专业的战略与管理咨询以及投资顾问公司,植根于中国,同时拥有全球视野、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网络

微信公众号:Gaofengadv

上海

电话:+86 021-63339611

传真:+86 021-63267808


香港

电话:+852 39598856

传真:+852 25883499


北京

电话:+86 010-84418422 
传真+86 010-84418423


邮箱:info@gaofengadv.com

官网:www.gaofengadv.com

微博:高风咨询公司


Home>出版物>文章>正文